中国人已经进入了汽车年代,但调查发现:中国汽车行业2005年度用户认可指数仅为72.6分,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
从去年9月开始,由中国水平协会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国家有关单位举办的“2005首届中国汽车品牌客户认可度调查活动”启动,这项斥资千万元以上的中国汽车调查被誉为“中国汽车业的J.D.Power AsiaPacific”,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内,对百万买家和国内54家汽车生产厂家进行评测、调查。
4月10日,“2005年客户认可度调查报告”出炉。报告共分38册,包含一汽大众、上海通用、上海大众、广州本田、北京现代等分册。中国汽车品牌认可度调查组委会秘书长王堃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:“大家想借此调查中国人‘汽车生活’的认可度和国内汽车产业情况,维护买家合法权益,促进民族汽车工业的健康进步。”王堃表示。
“通过这次调查发现:中国用户的整体素质比较高。但用户平均抱怨率达32.7%。这个比率无疑是惊人的,特别是公商务车用户。”王堃说,“用户是不是有过抱怨、轿车是不是发生过问题和问题的次数、售后服务水平高低都是导致用户对汽车认可程度是什么原因。”
本次评测结果显示,国内汽车行业2005年度用户认可指数为72.6分,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结果还显示,国内轿车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有所提升,71%的用户对商品水平基本感到认可,用户对服务水平的评价明显低于商品水平。
调查表明,售后服务体系能否与销售同步进步更应引起有关企业,应从提升修理服务职员技能、保证零配件提供和水平、减少用户修理本钱等方面入手,进一步提升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品牌的市场角逐能力。调查还预测到2006年中国车市增幅将达23%—25%。
王堃表示,在对中国当地市场充分知道的基础上,全方位把握买家的心理特点,客观反映用户评价和厂商引导用户的消费意识,是中国汽车品牌客户认可度调查研究体系的较大特征,也是与海外认可度研究体系的较大不同。“中国汽车消费位居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,进步潜力很大,但,客户认可度调查只是一个开始。”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也表示,中国车市已经进入一个品牌角逐的年代,怎么样打造起汽车品牌的信赖度、美誉度、忠诚度,已成为当今汽车企业、商家、买家一同的关注点。